2025 年 6 月 19 日,镇江中考落下帷幕,一位特殊的考生 ——15 岁的张国庆,以 “上午交卷、下午入队” 的速度,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足球集训之旅。作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最年轻的球员,这位镇江圣象队前锋的选择,不仅引发了球迷关注,更折射出江苏青训体系 “体教融合” 的深层变革。
张国庆就读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是该校初三体育特长生。中考结束当天下午,他便带着简单行李赶到镇江扬中菲尔斯金陵大酒店,与球队会合进行封闭训练。“考试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我把心思全部放在苏超,加油!” 面对镜头,这位略显青涩的少年眼神坚定。
事实上,张国庆早已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作为 2023 年 “市长杯” 金靴得主,他在学业上同样表现优异,初三阶段始终保持班级前 20 名的成绩。这种 “踢球学业两不误” 的能力,得益于学校构建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 每周三节足球专项课与文化课同步推进,教练团队与任课教师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确保球员训练与学习进度双达标。
张国庆的成长轨迹,正是江苏青训 “体教融合” 战略的缩影。近年来,江苏省通过三项制度创新夯实人才根基:
加入镇江队后,张国庆将接受为期 4 周的高强度训练,内容涵盖体能强化、战术磨合和心理建设。教练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 “双轨培养方案”:
这种系统化培养在江苏并非孤例。宿迁大兴中心小学等乡镇学校,通过 “课堂教学 + 社团活动 + 赛事竞技” 模式,累计向苏超输送 24 名球员,其中 16 人进入宿迁队主力阵容。这些案例证明,体教融合不仅能培养专业人才,更能重塑基层足球生态。
对于张国庆而言,苏超赛场既是试炼场,也是跳板。根据联赛规则,表现优异的年轻球员可获得职业俱乐部试训机会,甚至直接进入中冠、中乙梯队。他的教练汪磊评价道:“他眼中有 C 罗初登赛场时的紧张与渴望,这种纯粹的热爱是最宝贵的品质。”
更值得关注的是,江苏正通过 “三个阶梯” 计划深化青训改革:基础层实现 “校校有球场”,精英层建设省级青训基地,职业层推动俱乐部反哺青训。这种 “金字塔式” 人才培养体系,或许能为中国足球破解 “选材难” 困境提供新思路。
从乡镇小学的绿茵场到苏超的聚光灯下,张国庆的故事只是江苏足球青训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当越来越多的 “张国庆们” 在学业与足球间找到平衡,当政策支持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 15 岁少年坚定的步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