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普洱茶从2000年后兴起至今,可以看出普洱茶市场其实是一个严重依赖概念来推动的市场,从掀起普洱热潮的“越陈越香”,到一度让收藏客们狂热的“能喝的古董”,再到后来重演普洱茶疯涨神话的“名山古树”,这些关键词伴随着普洱茶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起大落。2014年下半年名山古树茶价开始回落,市场迎来洗牌转型阶段,收藏市场遇冷,逐步向终端消费市场转型。熟茶逐渐成为主角,润元昌首度提出了“春茶发酵”这一概念引来不少争论,所有的概念必须要落实到实用价值才会被市场接受,否则就是炒作,短时间内可能掀起好奇和关注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春茶发酵”是炒作还是价值?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破局的新概念呢?
我们知道,茶叶原料的品质,是由茶叶中所含内涵物的丰富程度和比例决定的。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个山头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滋味显得苦涩。秋茶采摘时虽然气候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使茶叶显得枯老、香气较少、叶色发黄,二者都不如春茶更有营养。春茶是最好的茶,也早就是业界的共识,而采用春茶发酵的熟茶,在工艺控制得当的情况下,也会体现出内涵物丰厚的优势,在香气、滋味、回味等方面有更佳的品质表现。
普洱熟茶相对生茶,工艺繁多,渥堆用量大,发酵损耗大,发酵周期长,发酵风险高,要求苛刻,这样决定大多数生产厂家轻易不敢拿优质毛茶作为原料,导致大量发酵生产熟茶的茶厂很多,但是出来的优质熟茶却很少,传统的熟茶工艺一直用夏茶发酵。事实上,春茶发酵难度大,因为春茶的嫩度较高,芽头较多,为了保守起见,通常发酵度较轻,容易出现酸味。毛料发酵熟成之后,会有渥堆味,需要足够的散堆时间,才可以保证良好的口感,同时拼配工艺,紧压后自然散透水气的时间跟生茶要求一样。这样更加决定大多数厂家不敢做优质熟茶,因为茶厂轻易等不起,时间周期长对厂家的资金挤压巨大,现金流可是任何企业的生命线。用优质的春茶作为原料发酵,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仅是对厂家发酵技术和生产控制上的考验,也是对企业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挑战,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我想不是所有茶企都有这样的魄力敢号称全线熟茶产品均采用春茶发酵吧,敢于提出这样的创新观点是值得肯定,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我们需要这样的新观念来打破僵局,也需要这样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凡事都是知易行难,贵在坚持,“春茶发酵”能否成为突破点?茶企能否坚持下去呢?这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普洱茶这些年在国内市场风声水起,一直都是生茶占据主导位置,熟茶则一直默默无闻,偶有几款精品熟茶出现在市面上也只是昙花一现,激不起多大涟漪。这样的状态导致的现状就是普通消费者对熟茶的辨识鉴赏能力普遍较低。说起生茶来他们可能头头是道,回甘、生津、喉韵这些专业术语无一不通,更有能者连哪个山头哪一年生产哪一款产品也能道出一二,而说起熟茶,更多停留在熟茶日常品饮的范畴,喝的人虽多但研究的人却并不多。另外相对于生茶还有一个特点,由于经过人工发酵和高温蒸压成型后茶性会被暂时掩盖所以辨别起来更加有难度。那么对于消费者普遍认知度低,辨别难度大的熟茶采用春茶发酵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春茶发出来的熟茶,香气高扬而且富于变化,口感细腻活力强,层次感明显,由于春茶的氨基酸含量丰富所以口感更加鲜爽,即所谓更有“春味”。而随着熟茶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会滋生更多不同的消费需求,例如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口感更加细腻的熟茶爱好者、长期大量喝消耗级熟茶希望升级口感的老茶客而言,春茶发酵的熟茶都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春茶发酵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主要定位在相对专业和高消费力的群体,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有待去挖掘的。
“春茶发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各家观点参与讨论,会不会被大茶企争相效仿呢?其实在普洱茶这一行,对熟茶最有发言权的非大益莫属,无论是从经典的熟茶产品数量,还是从厂家技术实力来说大益当之无愧为熟茶界的一把手,如果大益来做春茶发酵的熟茶, 那么对于这个概念落实的推动力将是不可限量的。那么大益会做春茶发酵的熟茶吗?在我看来也是断然不会的,其实就像大益不会再做纯料山头茶、纯大树茶一样。前面说到春茶发酵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这对于一个年产量上千吨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可行的。我并不怀疑大益的发酵技术,甚至可以说大益的第三代黑马发酵技术是行业领先的。从成本上来说,一个年产量如此之大的企业要全部采用春茶发酵是不敢想象的,即使是单款高端品种,其产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再者大益的消费群体定位是广大喝茶的终端消费者,过去大益所推出的熟茶产品多走低价的亲民路线,比如其最新推出的红玉熟茶零售价定在50元的级别。对于大益来说是不会选择春茶发酵也不需要选择这条路线的。优质的春茶发酵的熟茶针对的是那些追求口感,追求品质,追求精品熟茶的消费群体,只会存在于高端的品饮市场,这与大益的大众消耗级产品定位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无法替代的。而这一部分市场,则需要量级较小的、专注于专业精品级的茶企来填补。
很多喜欢喝普洱茶的人,多少都曾遇到咽喉间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疼痛,甚至焦灼感等状况,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锁喉。那么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锁喉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呢?制程高温问题制作过程中
普洱生茶,叶片必须有一定的揉捻度。为何?其实揉捻本身是一门很需要经验的技术,比如要茶汤浓酽,自然揉捻力度要大、揉捻时间要长。比如,已香气见长的茶,则不宜重度揉捻。但是,揉捻是必须以及必需的,也就
采摘鲜叶杀青揉捻放入竹筒内用芭蕉叶密封包好后,埋入地下发酵一周后取出,舂成茶泥大多数人对【酸茶】还是有些陌生的。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把茶当作图腾。他们信奉茶,崇拜茶。他们就是居
茶,树的叶子,在树上时叫鲜叶,采摘下来叫茶青,成茶后叫干茶,冲泡后叫叶底。经历几千年,茶也由药用、食用变成了今天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扫盲篇: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简介茶,树的叶子,在树上时叫鲜叶,采摘
很多茶油问过这样的问题:多紧的普洱茶饼合适?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松紧适度,那究竟什么样的茶饼松紧适度的好呢?我们从茶饼的由来说起。茶饼也就是紧压茶, 紧压茶的由来 是由古人按量分散压成形,容易存放,
纵观普洱茶从2000年后兴起至今,可以看出普洱茶市场其实是一个严重依赖概念来推动的市场,从掀起普洱热潮的越陈越香,到一度让收藏客们狂热的能喝的古董,再到后来重演普洱茶疯涨神话的名山古树,这些关键词伴随
在普洱茶界,纯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大上的样子,而拼配,常被视为很low级别的茶。事实上,仔细分析起来,拼配药比所谓的纯料高级多了目前的市场上有关纯料和拼配之说众说纷纭,乱人眼球;纯料与拼配之争更是
茶香是判断一款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好的香气能够激起人喝茶的欲望,相反香气不佳则会让人对这款茶提不起兴趣来。香气一般是茶客在品茶之前首先要去闻的,所以香气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提高一款
一、手工杀青真的比机器杀青好?现在普洱茶的主要杀青方式分为手工锅炒杀青和滚筒式机器杀青。这年头,不说你的茶是手工铁锅杀青,都不好意思出门的。只要沾上手工这两个词,基本上意味着茶的身价就上升了一个档
收藏普洱茶,首先是因为普洱茶耐得住久藏,且越陈越香。好的普洱茶往往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升值。但收藏普洱茶不能盲目,你一定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普洱茶收藏过程是要经历三个阶段;欣赏、购买、收藏,而做投资时必须注意五大关键;喝的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以及卖得掉。1、欣赏——喝得到,看得懂要如何提高品茗